为什么说微填充床反应器在连续流药物合成中具明显优势?
2024-07-05
微填充床反应器(µPBR)呈柱状结构,材质通常为玻璃、聚合物或不锈钢等。直径为厘米甚至毫米的微填充床反应器内装填一定高度的微粒、微滴或多孔材料用于固定催化剂或反应物。
尽管均相催化剂具有优异的活性和选择性,但是药物分子对重金属含量有严格限制,浓度过高可能导致目标产物的金属污染
微填充床反应器内的非均相催化剂,因其易分离并且催化剂中大部分金属与载体(如SiO2、蒙脱石、分子筛、聚合物微珠等)紧密结合,可降低目标产物的金属污染程度[1]
非均相催化剂活性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导致转化率和产率不稳定,且其传热速率低于同尺寸的毛细管微反应器和板式微反应器,当颗粒在填充柱中分布不均匀、粒径分布较宽时,可能影响流动稳定性。
然而,与间歇反应器相比,微填充床反应器的气-液-固相界面接触面积大、反应时间短、生产效率高,适用于药物连续流合成中涉及固体催化剂的反应体系。
Sang等[2]研究了微填充床反应器内气-液表观速度和催化剂粒径对传质性能的影响,发现体积传质系数随气-液表观速度的增加而增大,随颗粒粒径的增大而减小。微填充床反应器的液相体积传质系数为0.15~2.76 s-1,比传统滴流床反应器高1~2个数量级。Su等[3]在微填充床反应器中填充石英砂微粒以强化液-液两相传质。研究表明该反应器内能够形成高度分散的微液滴,总体积传质系数比传统的釜式反应器和静态混合器高3个数量级。微填充床反应器具有优异的传质性能,但其在药物的均相连续流合成中的应用较少,故本文主要讨论在微填充床反应器中进行药物的非均相合成。
非小细胞肺癌约占肺癌比例的87%,厄洛替尼作为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靶向药物,其治疗效果和耐受性均表现优异Jin等[4]成功开发出基于微反应技术的五步法连续流合成厄洛替尼的工艺,其中,第一步液-固两相醚化反应在微填充床反应器中进行。由于催化剂碳酸钾在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的溶解度低,反应液呈浆状,易导致毛细管或板式微反应器堵塞,故选用微填充床反应器(内径为4.5 mm,长度为11 cm)进行Williamson醚合成,如图1所示。该反应器填充了催化剂碳酸钾和分散相SiO2(75~150 μm),注入含有14和2-溴乙基甲基醚的DMF溶液,由于微填充床反应器出口端配置75 psi的背压阀,反应温度可提高至150℃,仅需10 min的停留时间,厄洛替尼中间体15的产率可达99%。与间歇过程(反应时间为180 min,产率98%)相比,微填充床反应器不仅大幅缩短反应时间,还确保了产物的高选择性。
 

图1  微填充床反应器中合成厄洛替尼中间体15(1 psi=6.89 kPa)加氢反应是典型的气-液-固三相反应,占整个制药行业反应的10%~20%[5-6]在石化和精细化工中,固定床催化加氢是一项成熟的技术,产品年需求量超千吨,而制药领域API的年需求量为300~4500 kg[7-9]
大规模加氢反应由于使用易燃氢气、易自燃的催化剂以及累积不稳定的中间体从而导致安全问题间歇釜式工艺虽然通过搅拌可增大气-液两相界面积、延长氢气在液相的滞留时间,但仍面临气-液传质效率低、安全性差及反应时间长等问题,例如,部分苄基加氢过程需长达72 h微填充床反应器相较于高压釜式反应器,具有体积小、氢气保留量低、固载化催化剂易分离等优势,因而增强了加氢反应的安全性。同时,其轴向返混较小、停留时间分布窄,提高了目标产物的选择性。者,微填充床反应器通过增大气-液-固三相界面接触面积、提高传热传质效率,极大缩短反应时间,实现高效、绿色且安全的加氢过程。目前,国内已有商业化连续流氢化反应系统,如欧世盛科技已经展示了其在工业应用中的潜力。

 

图2  欧世盛全自动微反应设备
经硝基芳烃氢化制备芳香胺在药物合成领域中获得广泛应用,例如用于合成一系列抗HIV-1型病毒的二芳基苯胺(DAAN)化合物Jones等[10]的研究证实,采用H-Cube微填充床反应器进行硝基苯化合物的氢化反应(表1),仅需2 min停留时间,所合成的苯胺衍生物产率达85%~98%。

表1   H-Cube微填充床反应器内加氢反应的结果Table 1   Results for hydrogenation reaction in micropacked-bed reactor of H-Cube

 
尽管微填充床反应器在硝基芳烃氢化反应中表现出高效的反应性能,但所用的非均相催化剂性能仍有待提高。传统金属催化剂在短期内其活性一般较高,但其易团聚失效,影响反应器长期稳定运行。因此,制备更高效稳定的催化剂至关重要由于介孔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抗塌陷、暴露更多的金属活性位点以及减少金属团聚等优势,Chai等[12]采用介孔Pd@SBA-15取代传统块状Pd/C催化剂,构建了连续流氢化反应装置(图2)。
 
该装置中,催化剂填装于高效液相色谱柱(直径5 mm,长50 mm)内,反应器垂直放置并通过水浴精确控温。反应液与氢气经T型混合器进入微填充床反应器内,利用背压阀控制系统压力。通过优化反应参数,硝基芳烃的转化率在1 min的停留时间即达到99%,远超块状Pd/C催化剂,实现了高效及高选择性加氢与24 h稳定运行。

图3  微填充床反应器中连续流氢化反应的装置
在多步反应合成药物过程中,均相催化剂后处理烦琐。微填充床反应器采用固体催化剂,可简化反应液与催化剂的分离过程。Tsubogo等[11]利用四个串联的微填充床反应器,通过四步反应合成抗炎、抗肿瘤的罗利普兰,此过程中分别使用非均相非手性催化剂和手性催化剂成功制备(S)-罗利普兰和(R)-罗利普兰。实验证实该系统可稳定运行一周以上,产量达997.8 mg/24 h。此连续流合成系统结构简单、稳定性高且无金属催化剂浸出,经过程放大后实现了罗利普兰的千克级合成,且无须分离任何中间体及催化剂。由于填充的非均相催化剂颗粒剪切及破碎反应流体,能够强化多相传质以及提高催化剂活性位点与反应物间的接触概率,可实现环保、高效的药物生产过程

 

尽管固体催化剂需定期再生或更换,且流速过大时易导致微填充床反应器的压降过大,但该类微反应器在复杂手性物质/药物的连续流合成中仍具明显优势,是含有固体的两相或者气-液-固三相反应的首选微反应器设备。

 

参考文献

Xiao XUE, Minjing SHANG, Yuanhai SU. Advances on continuous-flow synthesis of drugs in microreactors, 2024Vol. 75

Sang L, Feng X D, Tu J C, et al. Investigation of external mass transfer in micropacked bed reactors[J].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20, 393: 124793.

Su Y H, Zhao Y C, Chen G W, et al. Liquid-liquid two-phase flow and mass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in packed microchannels[J].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2010, 65: 3947-3956.

Jin H, Cai Q, Liu P W, et al. Multistep continuous flow synthesis of Erlotinib[J].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2024, 35(4): 108721.

5 Van Le Doan T, Stavárek P, de Bellefon C. A method to identify best available technologies (BAT) for hydrogenation reactors in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J]. Journal of Flow Chemistry, 2012, 2(3): 77-82.

6 Carey J S, Laffan D, Thomson C, et al. Analysis of the reactions use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drug candidate molecules[J]. Organic & Biomolecular Chemistry, 2006, 4(12): 2337-2347.

7 Cole K P, Reizman B J, Hess M, et al. Small-volume continuous manufacturing of merestinib(1): Process development and demonstration[J]. Organic Process Research & Development, 2019, 23(5): 858-869.

8 Heldal J A, Moulton K J, Fronkel E N. Fixed- bed continuous hydrogenation of soybean oil with palladium—polymer supported catalysts[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il Chemists' Society, 1989, 66(7): 979-982.

9 Ciriminna R, Pagliaro M. Green chemistry in the fine chemicals and pharmaceutical industries[J]. Organic Process Research & Development, 2013, 17(12): 1479-1484.

10 Jones R, Gödörházy L, Szalay D, et al. A novel method for high-throughput reduction of compounds through automated sequential injection into a continuous-flow microfluidic reactor[J]. QSAR & Combinatorial Science, 2005, 24(6): 722-727.

11  Tsubogo T, Oyamada H, Kobayashi S. Multistep continuous-flow synthesis of (R)- and (S)-rolipram using heterogeneous catalysts[J]. Nature, 2015, 520(7547): 329-332.

12  Chai K J, Shen R Q, Qi T T, et al. Continuous-flow hydrogenation of nitroaromatics in microreactor with mesoporous Pd@SBA-15[J]. Processes, 2023, 11(4): 1074.

应用案例
将“产品和服务”奉献给广大用户
了解更多
应用视频
BP系列在线背压调节器产品使用说明书
了解更多
相关产品
将“产品和服务”奉献给广大用户
了解更多
© 2023 欧世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3632
智能客服
销售热线
400-178-1078
010-82439598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微信公众号
小程序
视频号
给我们留言
给我们留言
为了更好、更全面的进行商务合作,您可以直接拨打热线:010-82439598
也可以给我们留言,提交信息后,我们会尽快致电与您联系。
提交需求
24小时全国服务热线 010-82439598
©2024 欧世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3632
微信公众号
小程序
视频号
长按/截图保存,扫描识别二维码
给我们留言
给我们留言
为了更好、更全面的进行商务合作,您可以直接拨打热线:010-82439598
也可以给我们留言,提交信息后,我们会尽快致电与您联系。
提交需求